- 慈溪市:新浦互联网+融入农业产业链
- 信息来源: | 更新时间:2019-11-18 | 阅读量:745次
“只要通过手机终端APP向水泵阀门发出指令,每次用时仅10-20分钟,就可以完成500亩大棚灌溉作业,自动盖膜,自动揭膜,可预先设定,且不受距离、白昼等因素影响,省时省力省水。”新浦镇一帆果蔬农场主罗国明2015年率先实施的这一智能化灌溉项目,利用传感器实时收集分析土壤空气的温度、湿度等数据,并自动评估是否缺水,按缺水系数进行精准浇灌,每年可节省劳动力成本10多万元,还节约一半用水,并减少了肥水外排污染河道。
创新“互联网+农业”的发展模式,新浦以罗国明等现代农业新农人为引领示范,如今,互联网+已全面融入新浦农业生产、经营、流通等产业链各个环节,引领传统农业正向智慧农业转变。
“互联网+”在新浦优质农产品营销、优势区域资源开发上显示不可多得的市场效应。依托我市农产品电商孵化园及镇农合联网上推介,去年夏季,首次形成了“线上引流拓市,线下基地聚客”销售新模式,上海、江苏南京以及省内金华、衢州、温岭、黄岩等长三角的经销商占到1/3,拉高上市价2成以上,一举改变了以单一北方市场为主体的格局。今年,互联网+终端超市营销新模式成为销售主旋律,占据巨峰主导品种销售的7成。引导农民走“农业+旅游”生态发展模式,四年来通过葡萄节、微信、微博等自媒体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,延伸产业链条,“摘葡萄、品海鲜、看风车、游海塘”已经成为我镇海韵风情旅游线的名片,促成了农场与相关旅行社、本地小海鲜农家乐及部分酒店的合作,拉动了当地消费,今年,全镇接待游客超过2.3万人次,同比增长15%。
该镇还通过“互联网+”和大数据手段,逐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。对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,积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及相关规模生产主体对平台的应用,将农业生产主体信息、生产过程、投入品使用、检验检测、质量追溯等各个环节纳入追溯平台,监管人员无需到现场了解农产品的生产情况,登录平台即可查询到所有信息。早在今年6月底落实了农药实名制购买全覆盖,掌控农业投入品的流通使用情况。拓展二维码合格证使用覆盖范围,今年以来共发放1500份,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到生产主体信息及产品检测结果。足不出户“充足”学习,全镇手机应用技能培训500余人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96名。
- 【中国中小城市网】